欢迎进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南昌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日期: 2023-03-29  访问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是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疫情散发多发和历史极值干旱等多重超预期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精心指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全面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畏艰难、众志成城,在危机中抢先机,在逆势中争胜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深入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春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联合5个市直部门和8个县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一局带一区”专项试点。依托“南昌智慧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平台开展污染溯源和高值预警,累计调度处置大气污染问题562个,反馈整改完成率94.8%。深化柴油货车路检和监督抽测,累计抽测柴油货车6164辆。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治理工作,累计监督抽测1854台。持续开展遥感监测,累计监测100.52万辆。及时发布污染天气预警20次,累计组织开展污染天气预警管控100天(臭氧污染管控79天),全年成功挽回优良天58天。2022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7,连续三年同比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连续九年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加大饮用水源地巡查力度,全年开展巡查358次,出动1017人次。赣江进入极枯水期后,加密手工采样监测赣江6个市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对赣江沿线98家涉水重点企业污染排放实行最严格监管,每日通过在线监控平台实时查看企业排放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开展鄱阳湖南昌湖区水生态调查和总磷溯源分析,科学编制鄱阳湖南昌湖区“一断面一策”方案,同步推进环湖县区水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排查,完成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等敏感区域周边入河排污口“三单一图一方案”。2022年,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0.9%,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地表水断面Ⅱ类水质比例66.67%,同比上升9.09%。三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年完成118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建设,2022年全市新增小微试点单位6家,推动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费用降低50%左右。统筹抓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完成100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度工作任务,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2022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生态文明绿色底色更加厚植

一是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细化举措、着力攻坚,切实推动存量问题高质量完成整改销号。麦园垃圾填埋场环境整治取得巨大成效和突破,整改经验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上作为正面典型获得高度肯定和宣传报道;经开区在龙潭水渠黑臭水体问题整改上,全省首次尝试开展整改成效第三方评估,接受社会公开监督。我市涉及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整改时限要求且达到整改时限的问题整改基本清零,自2016年以来,各级各类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共2981件,截至2022年底,已完成整改2976件,整改完成率99.8%。是应对气候变化探索有序推进统筹好发展和减碳,构建“1+N”政策体系,研究起草《南昌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开展碳减排项目库建设,申报新能源发电、资源循环利用碳减排项目6个。推进低碳试点示范,我市9个社区成功入选江西省低碳试点社区。积极推进大型活动碳中和,2022年市本级共举办64次零碳会议,中和量410.6吨。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彰显成功举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获得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安义县获评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个;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江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4个;省级生态县区4个、省级生态乡镇64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率高达82.05%;市级生态村844个,市级生态村覆盖率达75.29%。

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更加有

一是推动疫情防控落地落实。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医疗废物转运收集,协调解决运能“不足”、医废收集“困难”、处置能力“不够”等问题,力保入境隔离酒店、方舱医院、隔离点、核酸检测点等重点区域环境安全。强化疫情期间医疗污水处理监管,建立全市医疗污水处理帮扶工作群,每日调度各定点医院及隔离点医疗污水处理情况;对市级6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排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情况。是强化执法确保环境安全。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党的二十大召开、久旱未雨等重大情况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全市共出动3363人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检查企业1485家次,排查工业园区64家次、排查垃圾填埋场13家次,发现一般隐患问题21个,已督促整改21个。推行南阳实践项目,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三是源头消除辐射安全隐患。持续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工作,严格材料审核、严把准入关口,全年核发185张辐射安全许可证。开展放射源专项排查,对全市122所中学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及化学物品堆放地等场所进行放射源专项排查,对Ⅳ类、Ⅴ类放射源及Ⅲ类射线装置开展专项检查,对排查发现的辐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就整改情况跟踪落实,全市共送贮或回收废旧放射源76枚。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深入推进蓝天提升攻坚战。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制定并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方案。开展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深入践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制定“平战结合”工作方案,加强空气质量研判分析,发挥好“平时管理、重保管控、休养提升”机制协调作用。强化市县部门联动,依托“南昌智慧环保”及时调度处置大气污染问题,对反复问题、污染严重问题实施督办,定期通报问题整改进展和部门监管履职情况,建立完善应急管控期间部门联合现场督导和县区交叉帮扶督导工作机制。

二是深入推进碧水提升攻坚战。加强汛期和旱期污染强度监测和管控,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鄱阳湖南昌湖区总磷污染物削减,推动“一断面一策”方案落地见效。持续推进入河排口溯源排查整治,完成赣江南昌段70%左右的排污口整治工作,完成抚河干流南昌段、鄱阳湖南昌湖区排污口排查及80%的排污口溯源和30%的排污口整治任务。推动开发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持续提升开发区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加强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防止城市黑臭水体反弹。

三是深入推进净土提升攻坚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和风险防范,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动态监管。加大地下水治理力度,持续开展地下水调查评估。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涉铊污染源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贮存台账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问题整改。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蕴。

一是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继续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培训,有针对性、分层级地组织重点企业和执法队伍进行培训。引导企业加入自愿减污降碳行动联盟,申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对接优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激发重点行业企业自主减污降碳的积极性。探索开展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近零碳试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服务。贯彻落实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研究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积极主动服务重大重点项目。动态调度环评审批服务台账,及时解决重大项目环评要素保障遇到的问题,畅通环评“绿色通道”。依法开展信用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探索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工作。

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及“回头看”,强力推进重要区域自然保护地监管,严守自然保护地边界红线。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精心打造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典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定实施《南昌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宣传贯彻。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是深化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强化调度督办,强力推进整改落实,加快实现存量问题清零。严格销号审核标准、严把核验关卡,加强整改销号信息公开,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监督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整改质量过硬,经得起检验。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着力巩固已完成整改问题成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问题反弹。扎实做好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二是着力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加强市级联防联控部门联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实施差异化监管,依法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活动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和“首违不罚”,完善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利用在线监测、无人机等执法手段推进非现场执法,积极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巩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成果,加强干部交流使用,推进执法队伍建设。

三是严密防控环境风险隐患。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全力做好风险防控,加强企业环境风险排查,完善应急“五大体系”建设,提升环境应急能力。持续开展辐射安全检查,建立健全隐患整改长效机制,消除核与辐射安全隐患。健全环境信访机制,通过现场核查的方式全程跟进信访办理进度及成效。

相关稿件

版权所有:南昌市生态环境局 赣ICP备1701561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1000064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160号
维护单位:南昌市环境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