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务信息

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12月26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打造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文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


陈宏文:新闻界的各位朋友,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对长期以来关注、关心南昌生态环境工作,支持、帮助我市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的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介绍我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打造“山水名城、生态之都”城市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一、全力提升执法能力,打造过硬执法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始终坚持“建一流环境执法队伍、创一流的环境执法业绩”工作目标,持续推进“打基础、强监管、促规范、转作风”四大工作举措。印发《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明确能力提升年66项工作任务和执法大练兵7个一级指标,组建专班对工作进展进行跟踪调度、跟踪评价、跟踪考核。今年,在江西省“天工杯”生态环境执法技能竞赛队列展示获二等奖;联合市总工会首次开展南昌市“洪工杯”生态环境执法技能竞赛,最终角逐出6个先进集体奖项、6个先进个人奖项,以及3个优秀组织奖项。通过实战化训练,锤炼环保“硬功”,锻造执法“铁军”,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强化执法装备硬件建设。通过多方筹措落实2023年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资金保障,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对个人移动执法装备、现场执法辅助设备、执法通讯设备、应急物资储备等进行补缺、升级。通过配置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多参数气体快速检测仪、便携式水污染物监测仪等设备,彻底改变了“靠眼看鼻闻”的执法模式,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达到精准发现问题。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逐步实现由“人防为主”转向“技防优先”。

三是推进执法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全市执法队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年初制定了2023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市县两级环境执法师资库,通过筛选和动态调整,目前有10名讲师在库。今年首次设立了江西洪城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个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实战实训基地,先后组织一线执法人员36人次入企参训。在参与部级监督帮扶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多名基层执法人员在部级监督帮扶实战比武中表现突出,获得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并有1起案例入选部级监督帮扶典型案例。

二、聚焦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是持续强化环境监管职能。为持续提高执法效能,形成执法威慑,制定了《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执法检查计划》,先后开展了“散乱污”企业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环境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督导检查、医疗机构废水排放专项检查、建设项目“三同时”专项执法监督帮扶、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等10余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做好“水、气、固”环境监管,帮助一批企业改进提升了环境管理工作,助推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同步优化。 

二是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企业339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7482人次;联合联动执法291次,出动执法人员1097人次。全市立案调查137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23件,已公示案件123件,适用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违法案件6件、涉嫌环境污染刑事犯罪案件3件,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其中,戴某兵等3人非法处置“副产盐”污染环境案,入选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发布7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之一。

三是强化执法为民服务意识。坚持在信访工作中扛牢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持“攻坚克难”,坚决啃下难啃的“硬骨头”,以“服务群众接待日”、有奖举报等措施充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开展“服务群众接待日”活动5次,接待群众69批、71人次,受理事项70件,办结率100%。全方位、多维度深入推动有奖举报制度落地见效,市级受理并审核举报案件5起,发放举报奖金12480元。全市历次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率均排全省前列。2023年受理环境信访投诉2435件,同比下降27.4%,办结2376件,办结率为97.58%。麦园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问题,通过采取日常监督+长效管理的方式,已在环境信访投诉中“归零”。

三、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一是优化执法监管方式。推行宽严相济的监管执法机制,实施监管企业分类动态管理,按照污染程度、行业类别、环境风险程度、环境信用评价等因素,对所有排污单位实行分类监管,全市A类企业153家、B类企业595家、C类企业10399家。纳入正面清单内的390家企业采取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或以非现场检查的形式进行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执法干扰,鼓励企业守法经营,为企业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印发《南昌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领域违法行为免罚清单(2023年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柔性执法,使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对无主观故意、违法后果轻微、及时主动整改违法行为的企业低限处罚或不予处罚,2023年全市不予处罚12起,免罚金额总计332.64万元,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帮扶力度。坚持执法和帮扶并重,对发现问题分级分类,并形成交办单,对轻微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对复杂问题,要求责任单位明确时限,限期整改,全市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128份,及时整改问题102个,实现了执法监督和精准帮扶的有效结合。

四是提升环境风险隐患防治能力。常态化开展生态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动生态环境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截至目前,共排查企业863家次,排查出78个隐患问题,76个已完成整改。完成《南昌市生态环境应急响应工作手册》编制工作,完成246家排污单位应急预案备案,开展5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持续提高应急事件处置水平。赣抚平原西总干渠 “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获全省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优秀方案评选活动一等奖。

接下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守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态环境领域“三个不发生”为主线,持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执法专项行动,跟踪问题整改,压紧压实排污单位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提升排污单位自觉守法意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南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希望今后新闻媒体朋友们继续关心、监督环境执法工作。

扫码浏览